新闻中心

    NEWS

  • 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
  • 电话:+86-0000-00000
  • QQ:987654321
  • 邮箱:987654321@qq.com
  • 联系人:王小姐

大学,如何赋能“成圈”的济南?


时间:2024-07-17 13:06:17  来源:  作者:

大学因城市而兴,城市因大学而盛。作为一座城市最鲜明的文化符号,高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气质,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、区域均衡发展的先手棋。


济南时报 王锋 摄

  济南都市圈作为国家级都市圈之一,赋予了济南在国家层面引领区域发展的重大使命,在经济、产业、交通、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医疗等方面发挥着辐射带动的重要作用。作为中心城市,济南向上发展,才能实现“圈内”兄弟城市合作共赢的新局面。对于城市发展而言,最关键的资源是人才,高校正是城市吸纳人才的“蓄水池”。

  如何探寻校城融合共赢,为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和城市发展贡献智慧与动力?济南都市圈发展的宏伟蓝图,多处着墨高校与城市的共生发展。

  破围墙,协同发展。今年2月,省政府正式印发的《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(2024-2030年)》,在“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协调”部分,专门提出要“推进教育同城化发展,建立济南都市圈教育合作机制。支持都市圈内高校强化建设,加强高等教育交流合作,开展学术交流、跨校选课、同层次高校学分互认,共建院校科研实验室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”等。

  这对济南都市圈的大学而言,既是新的重大机遇也是重要使命。紧密对接承担《规划》赋予的任务,跳出“一亩三分地”思维,走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之路,形成规模效应,渐成大势所趋,也是必然选择。

  聚合力,同频共振。今日之济南,正处于加快强省会建设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时期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高等教育。

  2022年以来,济南市委书记、市长连续两年“登门拜访”山东大学,与山东大学开展全方位、多领域、深层次合作。在产教融合方面,济南市与山大在先进制造、材料科学、网络安全、生物医药等领域展开密切合作,山东大学多数成果在济南实现就地转化,山大地纬、神思电子等一批“山大系”优秀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。在人才引育方面,济南市与山东大学探索构建人才联合培养机制,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。近年来,山东大学毕业生留济就业人数不断创新高,且多以博士、硕士研究生为主,为山东和济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绵延不断的内在涵养与动力。

  以大学为依托的人才集聚模式,正在日益凸显出它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
 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源头与动力来自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。

  无论是基于当下山东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,深入实施“十大创新”“十强产业”“十大扩需求”行动,努力塑造“十个新优势”,还是着眼于济南加快建设“强新优富美高”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,都需要济南都市圈在“优化结构、提升水平,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”上积极谋篇布局,围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,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。

  目前,单单济南就有52所驻济高校、80万在校师生、7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,是一座具有丰富科教资源的富矿。

  深挖这座资源富矿,需要不断推动城市与高校共生、共兴、共荣。


  从目前整体情况看,济南市作为全省高等教育中心城市,是全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,圈内高校学科专业门类较齐全,办学水平高,服务经济和社会能力较强。但是,从济南都市圈的长远需求出发,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,如高校定位有待进一步明晰、专业设置有待优化、教育体制机制不够完善、特色行业院校投入不足等。

  因此,完善高等教育在圈内的布局,需要充分发挥济南高教资源富集的优势,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名校,压缩“平原”,多建“高峰”,克服“小而全”和“多而散”,支持区域内高校加强联合共建、协作交流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,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。

  积极推进“长青联盟”实践探索,形成可复制经验。成立于2018年12月的山东省高等学校“长青联盟”,首批成员包括山东师范大学、山东中医药大学、齐鲁工业大学、山东交通学院、山东艺术学院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、山东女子学院、山东管理学院、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、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0所高校,在人才培养、师资队伍、科技创新、图书资源、平台设备、社会服务、国际教育和学生交流互换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。

  此外,联盟还将探索学生交流互换,交换学生可在联盟成员学校进行一学期或多学期的相同专业学习,或辅修其他专业,学校互认交换生在他校学习和交流期间取得的课程成绩与学分。高校间还将实现教师互聘互派,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。

  重在执行,实效为先的高校联盟,创新合作方式,拓宽合作领域,着力构建“良性、高效、长效”的运作机制,构建了人才资源融汇的“共同体”,整体提升了区域教育服务支撑能力。


发挥“省部共建”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,促进区域高校学科合理布局。目前,在济南都市圈内的“省部共建高校”有10所,分别是山东大学、山东交通学院、山东农业大学、山东财经大学、山东师范大学、济南大学、山东艺术学院、山东建筑大学、山东理工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。

  这10所“省部共建高校”要以山东高等教育“梦之队”为己任,在促进济南都市圈建设中当好“领头羊”和“排头兵”,敢于“挑大梁”,善于“打头阵”。紧紧围绕山东省及济南市重大战略部署,重点打造一批优势特色学科,前瞻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学科,引领带动一批人才培养质量高、科研服务能力强的学科群,积极助推济南都市圈高等教育规模、层次、科类和形式等结构要素的全面优化,努力形成分类发展、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“济南都市圈板块”。

  强化“高质量发展”理念,加快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。圈内大学有责任、有义务、有实力助推打造科创济南、智造济南、文化济南、生态济南、康养济南,加快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。特别是驻济高校高端人才荟萃、创新资源富集,要全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,助力济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。要健全校地合作协同创新机制、驻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济转化机制,加快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和科技成果向济南“柔性流动”。 

电话:+86-0000-00000
邮箱:987654321@qq.com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
Copyright © www.yaxin868.com 最新登录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111111号